疫情常態化、核酸常態化。
以前非必要不需要核酸、之后便是7天要去核酸一次,如今多種類型場所收緊了防控政策,7天的核酸自然而然就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了,更不用說時不時來的全民核酸,三天三檢。
核酸量越大,工作量就越大!需要的人手和工作時長就越長。
如何減輕醫護工作壓力,加快工作效率一直是疫情這幾年以來所面臨的的難題。
對此,各式各樣的新設備、新道具也在這個百年抗疫的環境下研發出來。
日前,番禺區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發明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采樣管”正式投入生產,該新型采樣管計劃近日在醫院投入試用。
提到核酸檢測,很多市民都已經不陌生。
每次醫護人員采樣后,都需要將采樣棒放入試管,然后折斷采樣棒的頭部。這一操作看似簡單,但折斷過程中有可能發生飛濺,存在感染風險,而且也可能因為采樣棒難折斷而耽誤時間。
該專利在采樣管管口設計了4個卡口,每個卡口的大小剛好可以放置采樣棒。這樣一來,有專屬位置的采樣棒就可以輕松被折斷。
不但大大降低標本飛濺外漏的風險,降低職業暴露感染發生率,而且還可以縮短核酸采集的時間?!?
2021年10月,他們提交了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今年4月,成功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隨后,便與廣州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采樣管正式投入生產。
這個專利的申請不但為核酸檢測事業做出了貢獻的同時,讓醫療技術公司小賺一筆,而自己更是獲得了轉讓費小賺了一筆。
不管是醫院護士還是醫療機構,不管是企業大咖還是普通的百姓,都能夠申請屬于自己的專利技術。
那么可以申請的專利類型又有哪些呢?
發明專利
發明專利是指前所未有、獨創、新穎和實用的專利技術或方法;;它在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及外觀專利三種專利類型中的技術含量及價值是最高的,一般包括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
產品發明:是指用發明人所提供的解決特定問題的技術方案直接生產的產品。
方法發明:是指為制造產品或者解決某個技術問題而創造的操作方法和技術過程。
實用新型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按照產品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
(1)機械產品:由不同形狀、結構的部件按照各式各樣的連接方式組合而成,能夠實現一定的功能。
(2)模塊產品:主要指的是電學或者信息類的東西,不同功能的電子元件模塊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連接起來,實現一定的功能。
外觀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外觀設計是指工業品的外觀設計,也就是工業品的式樣。它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
相關閱讀:核酸、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新冠病毒、疫情防控